熊猫宝宝的呵护者们 |
作者:王墨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为了种群数量
从空中俯瞰,20万公顷的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山脉弯曲绵延,像一条龙的形状。这里属邛崃山系的一部分,海拔1500米到3500米的山上分布着阔叶和针叶植被。海拔2500米以上的冷箭竹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竹叶比较小,是熊猫喜欢的食物。
“我来保护区是在1983年7月,没两天就去了‘五一棚’观察站,是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海拔2500多米,没有电,每天早上起来,被子都能攥出水来,湿度非常大。还有很多蚂蟥和蛇。”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回忆说。当时那里环境的艰苦超出他的想象,而且过了很多天,张和民都没见到野生的熊猫。“刚到山里是7月份最热的时候,白天考察,晚上回到驻地要洗洗再吃饭,后来才知道,洗澡的香皂味熊猫能闻到,我们还没走过去,熊猫就走了。”于是,之后半个月,张和民都没洗澡,“气味就跟森林里的差不多了,熊猫也不认为我是外来的,才终于见到了。”
“我们每次出去监测熊猫行动都是3天,带足3天的米饭馒头。”张和民说,“有一次半夜正好我值班,无线电监测信号越来越强,戴着无线电项圈的大熊猫距离我们观测点越来越近,当时我激动得心突突地跳得厉害。”
张和民和同事静静守在搭在树上的吊脚帐篷里,看到熊猫走到帐篷下,掀开饭锅锅盖,叼了锅就走,在10米开外坐下来,小心朝帐篷张望,然后狼吞虎咽起锅里的米饭和馒头。不到10分钟,锅里的食物就被熊猫吃光了。“看到它可爱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赶它走。”张和民和他的同事在接下来的两天挨饿了。
1974年调查时,卧龙地区有熊猫150只左右,1983年冷箭竹开花,数量降到了大约90只。想要使这个物种存续下去,野外检测保护是一方面,而人工饲养研究则是扩大种群数量的有效办法,这是另一方面。卧龙保护区于是成立了大熊猫研究中心,80年代从野外救回来10只大熊猫,成为第一批饲养研究对象。
育幼难题
在人工饲养中,张和民发现了一些问题,“熊猫在野外99%的食物是竹子,它们选择最喜欢的吃,先吃竹笋,再吃竹竿和竹叶。”竹子的营养其实并不丰富,张和民说,熊猫在远古时代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食物短缺,才变成以吃竹子为主。但是它们的肠道短,吃下去的竹子只能消化17%,其余都要排出去。于是“8小时熊猫变成了24小时熊猫”,每隔6小时喂一次。“熊猫在野外也会吃动物骨头,需要补充动物蛋白。”将午餐肉或牛肉剁碎掺到玉米面里,做成窝头,“每天每只成体喂200克精料,还是要以吃竹子为主。后来张和民与工人们想了个办法,把剩下的竹子磨成竹粉,掺到窝头里,做成‘高纤维竹子饼干’,熊猫很爱吃。”
刚开始饲养的时候,饲养员只把熊猫当做饲养对象。“食物放下就走,爱吃不吃。”张和民说,“我们提出了爱心饲养,人和动物应该是相通的。这跟养小孩是一样的,如果冷淡或者拳打脚踢,小孩的心理肯定不健康。我们要求员工让熊猫生活在轻松的环境中,不能大声吼它。要每天跟熊猫在一起,轻轻地呼唤它的名字,增强熊猫和人之间的信任。”
在工作人员的关爱下,圈养熊猫的体质有了很大改善。原来到了三、四月发情的季节,只有24%的成熟体能发情,而体质足够强壮能交配的雄性更少。“我们在熊猫发情季节会给雄性加餐,平时还要对它们的后肢加强锻炼,让它们抬起两只手站起来,然后蹲下去,再站起来,连续做5次才算达标。”食物和生活情绪的改善,使成熟的熊猫都可以正常发情。
1991年,张和民和同事们在进行第一年的实验后,就培育降生了一对双胞胎熊猫宝宝,取名“白云”和“绿地”。熊猫小崽出生时只有100克,一个手掌那么大,而一只成熟熊猫可以长到100公斤左右。刚出生的小崽光溜溜没有毛,非常脆弱。“小熊猫出生后,妈妈会用嘴轻轻把它叼起来,放到前臂弯里。熊猫的手掌不灵活,所以妈妈不会用手去抓小崽。妈妈就这样抱着宝宝,不吃不喝不拉很多天,生怕一活动会伤到小崽,是很伟大的母亲。它用舌头舔小崽的肛门来帮助排泄,然后要把粪便都舔干净,不然小崽会被憋死。”
但是熊猫还是不够聪明,生下双胞胎后,不会一只一只抱起来,总想同时叼起两个,几次尝试不成功,妈妈会选择放弃一个。强壮的白云被选中,绿地就被抛弃了,“以前人工育幼最多活5天,但是我们不能弃绿地于不顾。”
于是绿地被放进早产婴儿培育箱,在它身下垫一块毛皮,让它感觉好像在妈妈的怀里。为了不让它着凉,给它盖上小方巾。但是方巾重量太轻,绿地感觉不暖和不安全,不停地爬、叫。饲养员不得不用手轻轻压在方巾上,这样它才安静下来。
一个月后,绿地从刚出生时的小老鼠模样变成了熊猫的样子,毛茸茸的非常可爱。但180天的时候,绿地还是因病去世了。
由母亲带大的白云活了下来。“监控幼崽是最辛苦的,要眼睛盯着不能有一点儿瞌睡。研究中心的人,上上下下,生物钟都是乱的。”有的女员工生了小孩都没有时间照顾,家人把孩子抱过来,喂过了再抱回去,“我们每天跟熊猫在一起12个小时,回家跟孩子在一起也不过一两个小时,熊猫比孩子都亲啊。”进入新世纪,研究中心基本解决了人工饲养熊猫的三大难题:发情难、交配难和育幼难。熊猫的圈养数量平稳增长。
崎岖回归路
人工饲养熊猫的最终目的是将熊猫放归自然,增加野生熊猫的遗传多样性。
2003年7月,研究中心选择了快满两岁人工喂养的雄性熊猫“祥祥”作为培训生,进行野化训练,它的哥哥留在中心作为以后繁殖的种源。祥祥先被放到2.7万平方米的“一期放养圈”。刚放出去的一个月,它根本不适应野外的环境,鼻子眼睛嘴巴上都爬满了蚂蟥,不知道怎么躲避。见到饲养员去看它,就哀嚎,抱着人不放,不肯自己去找食物,一定要饲养员喂它窝头,体重下降很快。但是张和民还是决定狠下心,让祥祥自己被迫去适应环境。
到了10月,饲养员不再喂它食物,祥祥终于开始自己采食竹叶。等到第二年春天,竹笋长了出来,祥祥吃得更开心了,体重增长飞快。而且更大的进步是它找到了对付蚂蟥的方法,待在干燥的地方,树上则更安全。并且它无师自通地像真正的野外大熊猫一样,用自己的粪便堆起一堵挡风的墙,作为休息的巢穴。2004年秋天,祥祥被放到了20万平方米的“二期圈”,这时它开始有野性了,观察祥祥行为的研究人员经常被它追打,它的领地意识已经非常强。
2006年春天,祥祥被带到了“五一棚”,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这里有丰富的冷箭竹资源,它非常喜欢这个新环境,再没有想返回研究中心的念头。
2007年1月,工作人员发现祥祥项圈的信号非常微弱,接着就消失了,它经常活动的地方没有它的踪影。寻找祥祥的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当工作人员找到它的尸体的时候,已经走出了“五一棚”的范围,非常熟悉当地情况的人走过来也要一天多的时间。发现它的时候,项圈已经坏了,“它肯定是不断遭到种群的排斥,受到惊吓才会跑那么远的,它是从高处摔下去造成了内伤。”
“现在我们已经挑选了4只雌性熊猫,准备在6月份开始野化培训。我们用15年的时间解决了人工饲养的难题,野化放归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张和民说。
90年代初,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圈养的大熊猫只有10只。将近20年过去,现在的圈养大熊猫已经有129只。
(周驰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11期)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