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杀死了贝多芬等3则 |
作者:楚鸟儿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晚上临睡前,女儿给我出了个题目:
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并且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其中有3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还有一个智能不健全,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病在身,请问,你会建议她生下这个孩子吗?
女儿的问题太过简单了,我当然会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这个女人怎么能承受得住!
“那么,你杀死了贝多芬!那个女人是贝多芬的母亲。”女儿摊开双手,遗憾地摇着头。
我吃了一惊,为自己如此轻易地杀死了贝多芬叫屈!我不服气地说:“若是不知道结果,你会怎么选择?”女儿说:“我已经选择过了,而且班上大多数同学跟我选择的一样:建议她生下来!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知道答案!”
“为什么?”我忽然感觉这个选择题很有趣,忍不住要和女儿探讨一下。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的理由非常简单: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
我怔住,继而热泪盈眶。还有什么比如此充满人性、充满希望的答案更正确的呢?
(金胡杨摘自《秘密》
2008年第7期)
不要相信我
秋草鱼
有几个重要的电话号码没来得及直接记到手机上,随手记在一张纸片上,用的时候却死活找不到了。我问老婆是不是见到地上有张小纸片,老婆说有啊,以为没有用,扫垃圾袋里扔掉了。我急忙跑下楼,好在垃圾还没有被装走,我放倒一个垃圾桶仔细翻找。
要在千奇百怪的垃圾里找一张小纸片谈何容易!我急出一头汗来依然找不见。
这时候有人走过来问我找什么,我没好气地说:“找戒指!”那人再问:“是老婆的戒指弄进垃圾桶了,金的还是银的?”我狠狠瞪对方一眼说:“纯金的,这么大个儿!”顺手比了一个圈。
那人不再说话,也低头找起来,还对我说:“哥们儿,帮你找到要请喝杯酒啊!”我说行,你找吧,谁找到是谁的,何止一杯酒!
两个人在垃圾堆里乱翻,很快就引起在外面乘凉的人的注意,又跑过来几个人,听说是找一个大个儿的戒指,都被吸引住开始帮我找。我哭笑不得说:“不要了。你们找吧,谁找到谁要,我说话算数。”然后举着两只臭烘烘的手上楼去了。
想想不对,要是大家发现我是瞎说,那不骂死我啊?忙回头说:“怎么我说一句你们就信了呢?什么也没有,别找了!”
谁也不理我,都在继续找。我急了,说:“你们不要相信我,刚才我是瞎说。”其中一个人抬头对我说:“谁信你啊!那么大一个戒指说不要就不要了,钱把你烧的!反正你说过了,谁找到是谁的。”
我愣在一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任长秀荐自2008年7月14日
《燕赵都市报》)
德西效应
□文/易铭
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破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一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弱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如果人才觉得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都不尽如人意,即使外在报酬不断增加,也无法达到他的预期,转投他处是必然的结局。
(白尘摘自百度百科)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