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导读
-
九州春秋
《九州春秋》,两《唐志》作九卷,《隋志》作十卷。西晋司马彪撰。司马彪(?-约306),字绍统,西晋宗室。博览群书,立志著述。历仕骑都尉、秘书郎、秘书丞。注《庄子》、作《九州春秋》,更参考众书,编录自光武帝至献帝二百余年史事,名为《续汉书》八十卷,今纪、传已佚,唯志三十卷存于范晔《后汉书》中。
《九州春秋》一书,记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乱世史事。已佚。今有元陶宗仪辑本和清黄奭辑本,黄氏辑本收入《汉学堂丛书》“子史钩沉”,比陶本完整。《说郛》宛委山堂本仅六节,而商务印书馆本更少,仅一节。今从黄本点校。
《九州春秋》专记东汉末年史事,按司隶、冀州、徐州、兖州、青州、荆州、扬州、凉州、益州、幽州九州,分九卷。但其书久佚。今存有元代陶宗仪辑本和清黄奭辑本,其中又以黄氏辑本较完整,仅一卷,收入《汉学堂丛书》。 -
尔雅注疏
《尔雅注疏》是中国古代对《尔雅》加以注解的著作,作者为晋郭璞(注作者)与北宋邢昺(疏作者)。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语词的著作。它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全书19篇,其中最后7篇分别是:《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和《释畜》。这7篇不仅著录了590多种动植物及其名称,而且还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中。《尔雅》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是后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的重要著作。据史书记载,东汉初,窦攸由于“能据《尔雅》辨豹鼠”,所以汉光武帝奖赏给他百匹帛,并要群臣子弟,跟从窦攸学习《尔雅》。郭璞更是把《尔雅》视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入门书。他说:“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但是,《尔雅》成书较早,文字古朴,加上长期辗转流传,文字难免脱落有误,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不少内容,不易被人看懂。因此,在郭璞之前已经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等人,为《尔雅》作注。郭璞从小就对《尔雅》感兴趣。他认为旧注“犹未详备,并多纷谬,有所漏略”,于是“缀集异闻,会粹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并参考樊光、孙炎等旧注,对《尔雅》作了新的注解。
郭璞研究和注解《尔雅》历时18年之久,对《尔雅》所载之动物和植物进行了许多研究。首先他以晋代通行,或当时某地方言的动植物名称,解释古老的动植物名称。例如,《尔雅·释鸟》载:“◆鸠,◆◆”,郭璞注曰:“今之布谷也。江东呼为获谷。”《尔雅·释木》:“◆,山◆。”郭璞注曰:“今之山楸也。”这类注解,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只是以名词解释名词。而实际上却不那么容易,它需要丰富的训诂知识和实际经验。另外,这类注解虽然只是名词解释名词,但实际上它是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和当时为一般群众所认识的动植物联系起来,从而使古老的名称具有以当代一定实物为基础的含义。例如,《尔雅·释虫》中有“国貉,虫◆”的记载。如果不看注解,人们很难理解“国貉虫◆”的含义。郭璞注云:“◆”,“今呼蛹虫”,并引证《广雅》云:“土蛹,◆虫也。”所谓蛹虫,就是指寄生于蚕蛹体内的蚕蛆蝇幼虫。郭璞的注解,将古老的“国貉”、“虫◆”等动物名称和当时养蚕生产上广泛存在的蚕蛆蝇幼虫联系起来。郭璞《注》中, -
邺中记
《邺中记》:晋·陆翙撰。该书是记载割据王朝的国都邺城的专门史籍。原书已佚,仅存辑本,如,四库全书本、清内府聚珍本。
一直以来,其佚文散见于各书,其中,较早见于北魏《水经注》;后见于隋唐人所撰类书,如,虞世南辑录的《北堂书钞》、欧阳询编《艺文类聚》、徐坚编《初学记》都曾征引。到了宋时,李昉等人编辑《太平御览》、乐史所撰的《太平寰宇记》等书,尚征引之。
《邺中记》旧有二本,其一本二卷,见《隋书·经籍志》,称晋国子助教陆翙撰。其一本一卷,见陈振孙《书录解题》,称不知撰人名氏。又称《唐志》有《邺都故事》二卷,肃、代时马温撰,今书多引之。是以为肃、代后人作矣。
今考是书所记,有北齐高欢、高洋二事,上距东晋之末已一百三四十年。又“寒食”一条,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时代尤不相蒙。陈氏不以为翙书,似乎可据。然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作于太宗贞观时,徐坚《初学记》作于玄宗开元时,所引翙书皆一一与今本合。又《邺都故事》,《唐志》虽称肃、代时人,而《史通·书志篇》曰:“远则汉有《三辅典》,近则隋有《东都记》,南则有宋《南徐州记》、《晋宫阙名》,北则有《洛阳伽蓝记》、《邺都故事》”。则《邺都故事》在刘知几之前,《唐志》所言,亦不足为证。
以理推之,殆翙书二卷,惟记石虎之事,后人稍摭《邺都故事》以补之,并为一卷。犹之《神农本草》郡列秦名,《汉氏黄图》里标唐号,辗转附益,渐失本真,而要其实,则一书也。观高欢、高洋二条,与全书不类,而与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引《邺都故事》,文体相同,则此二条,为后人摭入翙书明矣。不得以小小舛异,尽举而归之唐以后也。
原书久佚。陶宗仪《说郛》所载,寥寥数页,亦非完本。今以散见《永乐大典》者搜罗荟粹,以诸书互证,删除重复,共得七十四条。排比成编,仍为一卷。以石虎诸事,为翙本书;其续入诸条,亦唐以前人所记,弃之可惜,则殿居卷末,别以“附录”名焉。
是书虽篇帙无多,而叙述典核,颇资考证。如王维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诗“朝罢须裁五色诏”句,李颀《郑樱桃歌》,“官军女骑一千匹”及“百尺金梯倚银汉”句,不得此书,皆无从而训诂也。六朝旧籍,世远逾稀,断璧残玑,弥足为宝。佚而复存,是亦罕觏之秘笈矣。(《永乐大典》本) -
黄庭内景经
《黄庭内景经》也名《上清黄庭内景经》,养生学著作名,黄庭者,天中人中地中与脑中心中脾中。作者与成书年代待考。凡36章。为七言歌诀体。
一般认为该书在魏晋之际已有秘藏草本,后由魏夫人撰为定本,传于后人。全经皆七言韵语,共239句,分作36章,每章各取首句二字为题,以七言歌诀的形式讲述养生修炼的原理。认为人身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三黄庭与之对应。上黄庭宫脑中,中黄庭宫心中,下黄庭宫脾中,各有神灵居住其中,并提出以“存思”为主的修炼要诀。其思想系承袭《黄帝内经》、《老子河上公章句》以及《太平经》等书中脏腑学说与养生之论。特别与《太平经》“思神”、“守一”等道教神仙思想结合,以存思身中诸神。自晋代以来流传很广,为道教上清派所奉主要经典之一。书中将道教内丹派的固精炼气说从理论上推进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为唐宋以来内丹说的重要渊源。同时,经中继承了早期道教关于养生的学说,宣扬人的一切皆由神来主宰的观点。此后,这种内丹派的道教思想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学说——黄庭学,在道教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该书历代注解很多,有唐梁丘子白履吉注,蒋国祚注及托名吕祖等诸仙的集注。其中董德宁的《黄庭经发微》释文晓畅,便于初学。《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收入此经,另有《道藏辑要》本及《道藏精华录》本传世。 -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干宝,东晋新蔡人,初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关内侯,是一个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编传《搜神记》作者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全书共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自序》)。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山海经》、《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搜神记》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
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后有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览》上下卷,都是《搜神记》的仿制品。《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搜神记》内容十分丰富,有神仙术士的变幻,有精灵物怪的神异,有妖祥卜梦的感应,还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动人,深受人们喜爱。神话,如卷十四的“盘瓠神话”,是关于古时蛮族始祖起源的猜测;“蚕马神话”是有关蚕丝生产的神话。历史传说,如卷十一“干将莫邪”讲述的复仇故事;卷十六紫玉传说,讲吴王小女的生死爱 -
脉经
《脉经》是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
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本书的最大贡献有二。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其二:本书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脉经》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西藏,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13世纪~14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学,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脉经》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著。在《脉经》一书中,王叔和对脉学的描述和阐述深刻而细致,他将脉象分为24种,其中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准确、实用。本书对重新翻译了《脉经》全文,并对重点字、词进行注释,有助于读者对《脉经》的理解和掌握。 -
春秋谷梁传注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为东晋范宁注,是清人十三经注疏中的一种,其内容是对《春秋》三传之一的《谷梁传》在吸取前人注疏成果基础上所作详细的补注补疏,网罗面广,内容翔实,考订精细,是研究《春秋》经与《谷梁传》的必读参考资料。
《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或《谷梁春秋》,内容以解释《春秋》大义为主,为儒家经典之,旧题作者为谷梁赤,初皆口授,成书时间晚于《公羊传》,约在西汉时期始写定成帙。《谷梁传》与《公羊传》的渊源虽同出于子夏,但由于长期口授传习,后学多所增益,所以二家之说又有不同。《谷梁传》解经,既有驳公羊说者,又有与其相矛盾者;《公羊传》解经,兼释《春秋》的“微言”与“大义”,《谷梁传》则只解“大义”,舍弃“微言”;《谷梁传》行文清新婉约,说理透彻,多有新意,文章优于《公羊传》,但却逊于《左传》。《谷梁传》与《公羊传》的相同之处,在于其体例完全一致。都是一问一答式逐层逐字阐释《春秋》。
《谷梁传》虽成书于汉代,但地位于影响却远在左氏、公羊二《传》之下,虽在宣帝时曾一度被立为学官,但注家廖寥,终未成显学。自汉宣帝倡导迄于魏晋,注讲者仅有尹更始、唐固、麋信、孔衍、江熙、程阐、徐仙民、徐乾、刘兆、胡讷、段肃等十余家,范氏有感于其注讲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不可观,又引《左传》、《公羊传》以解此经,文义违反,颇不利于后世,遂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采诸儒同异之说,又参与二三学士及诸子弟各记所识,并言其意,而成《集解》。范注实际上是自汉抵晋《谷梁传》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对历代的注讲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整理,甚有功于谷梁学的研究与传播。书成以后,深为当时所重,亦是今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范注以后,又有徐邈之注,故今本范注中,多杂有邈说。六朝以后抵唐初,再无学者为《谷梁传》作义疏,谷梁学的研究又一次□于沈寂。唐太宗时,士勋辅助孔颖达等撰修《左传正义》,乃以一人之力为范注作义疏,分肌擘理,刊削繁复,文清义约,对《谷梁传》作了第二次系统整理与研究,无论从哪方面看,其价值都远过于前人。但由于材料所限,可凭籍之书甚少,故较之出于众人之手的《左传正义》赅洽不及,并非士勋功力不及所致。纵观杨疏,广征博引、对保存唐以前旧说颇具功力,但因不专主一说,故歧义屡出,乃至有注《谷梁》而 -
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1年)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
①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②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③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④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
⑤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还有藏文、满文译本等。
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着或留恋。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金刚经》梵文本在中国、日本、巴基斯坦、中亚等地都有发现,中国吐鲁番等地并有和阗、粟特等文字的译本出土。此经传入西方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1837年修弥笃根据藏译首次译成德文,1881年马克斯·缪勒将汉文、日文及藏文译本加以校订,译成英文,收入《东方圣书》第49卷。1957年爱德华·康芝又再次译成英文,收入《罗马东方丛书》第8卷。达尔杜根据据梵文并对照中国满文译本,译为法文。日本宇井伯寿、中村元等曾多次译成日文。 -
抱朴子外篇
《抱朴子》是一部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著作,后来被作为道教经典,作者是晋代(265-420年)的道教大师葛洪。《抱朴子》是由《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两部书组合而成的。
《抱朴子外篇》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属于道家政治范畴,也反映了葛洪道本儒末的思想轨迹。其内容可具体概括为: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 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 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 总之,《抱朴子》将玄学与道教神学,方术与金丹、丹鼎与符 、儒学与仙学统统纳为一体之中,从而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外篇》的基本内容 《外篇》言人事,以儒家为宗,反映了葛洪先儒后道的思想发展轨迹。 《弭讼》等9篇论述时政得失,讥刺世俗,言治民之法。
《臣节》等7篇评人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
《君道》等14篇谏君主任贤举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 《勖学》、《崇教》两篇论超俗出世。
《交际》等5篇论修身。 《钧世》等7篇论文言著书之贵。(诘鲍)篇主张有君。
《博喻》、《广譬》两篇皆替喻,重复诸篇思想。 《自叙》一篇殿后,乃自传体,亦为全书之序。 《外篇》论时政得失,托古刺今,讥评世俗,述治民之道,主张任贤举能,爱民节欲。《四库提要》谓其"辞旨辨博,饶有名理。".鲁迅赞其"论及晋末社会状态"。
《外篇》还阐述了进步的文学观,强调要注重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主张立言必须有助于教化,同时提倡文章与德行并重。认为文学是发展的,今胜于古,既要反对唯古是尊,又要反对厚今薄古。强调文学批评要注意作者的风格、个性,要广录博收,反对偏嗜和浅尝。 -
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四十二章经》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
《四十二章经》共一卷,包含42篇短短的经文。有关《四十二章经》译传的文献记载很多。据《四十二章经序》说,后汉孝明帝夜寝南宫,梦见金人,于是便派蔡愔、秦景、王遵等12人到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但不载年月。据《出三藏记集》卷二载, 《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安法师(指东晋道安)所撰《录》阙此经 ,并加以说明,认为汉明帝派蔡愔、秦景等 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高僧传》卷一又说此经于洛阳译出。由此可见,《四十二章经》究竟是抄于大月氏,或是在洛阳译出,自梁代就已弄不清楚了。至于译者,通行本的《四十二章经》,署款为 迦叶摩腾并竺法兰共译.《四十二章经》所传版本较多,主要有三种:(1)《高丽藏》所收本,它源出于宋初蜀版的《开宝藏》;(2)宋朝真宗注本,收在明朝《永乐南藏》中;(3)宋朝守遂注本,流行比较广,明朝智旭的 解 ,了童的补注,道霈的 指南 ,清朝续法的 疏抄 均用此本。
《四十二章经》在流传转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讹误,特别是有的传抄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自己的需要作些改动,加进些内容,使得这部经各本内容互有出入。如宋朝真宗注本卷首没有经序,将《高丽藏》中八、九章合为一章,第十一章天下五难增为二十难。其他相同的各章,文字也略有出入。后人增加的内容,比较突出的,如第一章加入了 识心达本 等内容,第七章加入了 佛言……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 这种儒化语言;第十四章加入了 行道守真 的道家语言。从以上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四十二章经》夹带有儒、道两家的内容,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渗进最早的佛教译经里了。
《四十二章经》是佛教在中国初传的时期,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部佛经,文字简炼而又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对当时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