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青少年健康网络环境!
青少年读书网
设为首页 收藏青少年读书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阅读首页 | 古典文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武侠小说 | 百家讲坛 | 中外名人 | 故 事 会 | 散  文 | 诗  歌 | 美文欣赏 | 名言警句 |
| 小 小 说 | 幽默笑话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百科知识 | 教育成才 | 中国相声 | 学校管理 | 期刊杂志 | 学生频道 | 其它阅读 | 学生主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青少年读书网 >> 阅读 >> 期刊杂志 >> 青年文摘(红版) >> 2008年 >> 2008年第11期 >> 正文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天气改变了历史
作者:[美]劳拉·李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目 录】   


  ■编译/林文鹏 蔡和兵
  
  历史上,一次又一次梦想征服俄罗斯的人发现,如果俄罗斯的武器不足以杀死他们,恶劣的天气却能办到。
  
  1708年:
  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国
  
  年轻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是首个率领人马在俄国漫长的冬天跋涉,进入死亡和疲惫的欧洲大侵略家。
  大北方战争于1700年爆发,彼得一世对瑞典宣战,目的是要把瑞典赶出波罗的海地区。当时的瑞典是一个超级强国,它的势力范围包括如今的瑞典、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俄罗斯的一部分。
  战争开始并不顺利,俄国军队在纳尔瓦战役遭到人数比自己少很多的瑞典军队痛击。查理计划一直打到莫斯科。彼得使用了一种令瑞典人大感意外的战术:撤退途中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放火,烧掉了所有的房屋、庄稼以及各种用具,结果没有住房而寒冬又至,瑞典人被迫改变进攻路线,向南朝乌克兰进发。乌克兰盛产水果、谷物以及各种食草牲畜。如果两个月之前来到这里,它将是军队理想的休整之地。但他们11月才来,记忆中最寒冷的一个冬季接踵而至。瑞典人自然对寒冷的天气不陌生,但即使最斗志昂扬的士兵也无法长期对抗恶劣的自然条件,他们蜷缩在没有被俄罗斯人烧掉的几个窝棚里作战。
  “与我们所承受的痛苦相比,打仗简直如同儿戏。”查理十二世军队中一名在诸多战役中毫发无损却因霜冻失去了两根手指和一只耳朵的士兵卡尔·金世博写道,“在我们周围,在怒号的寒风中,动物在田野里冻得僵直,鸟儿死翘翘地从天上掉落,好像被枪击中一样……当看到几百个在战场上英勇无比的小伙子此刻却在呼唤着战地医生去切断他们变得发白和松脆的手脚,耳朵和鼻尖不用刀就轻易掉落下来时,我们的心在痛,泪在流。”
  仅在一次行军途中,就有2000名士兵因为疲惫和霜冻而倒下。活下来的也痛苦不堪。有些人在火堆边坐下烤火时突然死亡,因为迅速升温导致血液突然流入收缩得很厉害的静脉血管。随着冬季慢慢持续,查理的将士们已被折磨得面目全非。
  酷寒也对武器及供应造成破坏。首先是牛马摔死。没有了牛,就无法拖动大炮。火药也被雨雪浸湿,瑞典人开枪时,武器发出沉闷的响声,几乎没有什么威力。
  曾经多达4.1万人的瑞典军队到了春天只剩下两万人。即便在幸存的两万人中,还有三分之一的人生病或残疾。经过几次交锋后,瑞典人又遭遇到了俄国天气的另一面—春天,所有的冰雪迅速融化,大地来不及吸收,结果路面变成泥泞肮脏的沼泽,车轮陷在里面无法动弹。除了坐下等土壤变干,他们别无选择。
  查理在1709年5月开始攻打波尔塔瓦城。但是在冬天饱受折磨的瑞典人如今只有1.7万,他们抵抗不过4万以逸待劳的俄罗斯士兵的反攻。除了查理和1500名心腹,瑞典全军覆没。查理等人逃到了土耳其。
  这次战役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彼得趁势在波罗的海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并最终依靠它降服瑞典。世界开始注意到俄国以及沙皇彼得一世的不容小觑。
  
  1812年:
  拿破仑入侵俄国
  
  当拿破仑在1812年将目光投向俄国时,他似乎就是一个无敌的战神。他率领的60万“大军”来自已经被法兰西征服的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征服俄国似乎也是必然—俄国的军队只有18万人,而且沙皇亚历山大从未有过率军征战沙场的经验。拿破仑仔细研究过瑞典查理十二世命运不济的侵略战,他认为通过周详的筹划,法国人将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可以撤出俄国。
  有一点拿破仑没有充分考虑到,那就是俄国不仅有严寒的冬季,而且气候往往处于两个极端。要么烈焰炙烤,要么洪水泛滥;时而快要把土壤和生灵烧焦,时而又把它们冻得凝固。
  攻击刚开始,士兵们就遭遇了强烈的暴风雨,浑身湿透。拿破仑的军队用马车拉着重型武器以及够每个士兵吃14天的粮食出发来攻打莫斯科。大雨之后,很多马车不得不扔掉,因为轮子都被泥泞掩埋。
  拿破仑的军队穿过立陶宛,奔向莫斯科时,夏季的炎热使部队遭受很大的破坏。他们没有帐篷,因此无论干湿,都在露天睡觉。靴子也磨破了。水井很少,有些脱水的人被迫饮用路上车辙里的马尿。
  俄罗斯人拒绝与法兰西“大军”进行大决战。法兰西人前进,俄罗斯人撤退。法兰西人继续前进,俄罗斯人再次后退。俄国总是有大片的土地可供撤退。就这样又过去了两个月。拿破仑的主力部队已经减少到10万人—绝大多数死于炎热和疲惫,而不是步枪子弹。
  几周之后,拿破仑抵达了莫斯科。然而,他们却发现莫斯科已是一座空城。俄国军队离开前,纵火烧掉了任何对随后可能赶到的法国人有用的东西。大火连续烧了3天3夜,沿途的一切俱为灰烬。等火最终熄灭下来时,拿破仑三分之二的胜利果实已经化为乌有。在拿破仑清楚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无意投降后,他于10月18日下令撤退。
  当法国人在撤退途中碰巧遇上一个还算完好的村庄时,他们又差点儿自己把整个村庄烧掉。俄罗斯人的房屋都用糊上泥巴的木头炉子取暖,这些炉子必须得慢慢加热。但快要死于饥饿和霜冻的人们哪顾得了这些。他们尽可能快地给炉子生起了火。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炉子着火了,整个房屋都燃起来了,还烧死了几个士兵。
  到了11月25日,拿破仑带着仅剩的5万人,来到了贝尔齐纳河。经过一整夜不停的工作,到11月26日早晨,“大军”终于可以过河了。随着气温的骤降,又有一些士兵抵御不过寒冷而死亡。他们的尸体散落在街头。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据说那些垂死绝望的士兵洗劫了当地医学院,搜寻保存的人体器官来吃。
  挺进俄国的60万大军,最后只剩下3万人回到法兰西。被遗弃在俄国的还有16万匹马及法兰西“大军”的所有800门大炮。
  俄国的胜利被认为是拿破仑王朝灭亡的开始。
  
  1941年:
  希特勒入侵苏联
  
  当希特勒决定进攻苏联时,他并不是不了解拿破仑的教训。他只是选择了忽略这个事实。他推断,斯大林一直会因为他们两国之间的互不侵犯协议而感到放心,进攻苏联只需要一场短时间的会战,跟苏联的冬天无关。
  行动开始于1941年6月22日,以“多特蒙德”为单一代号。
  1941年夏天很干燥,气温上升到令人烦闷的40℃。当时苏联铺设了路面的道路很少,太阳烤干了大地,德国坦克扬起的尘土,阻塞了散热器和空气滤净器。已经热得有气无力、快被太阳烤焦的士兵,饥渴难耐,头晕目眩,他们甚至将多余的衣物抛掉不要。
  尽管如此,德意志帝国仍是大获全胜。他们迅速长驱直入,深入到苏联内地,7月便跨过了到莫斯科三分之二的距离,并俘虏了大批苏联军人。开战前两天,苏联损失了两千多架飞机,随后两周内,苏联军队就损失了74.785万人。在某些地方,德军不到一天便挺进80千米。
  8月下旬,德军战果辉煌,希特勒下令停止向莫斯科前进并转向乌克兰,在那里,德军可以在农产丰富的土地上狼吞虎咽。但这次耽搁却给德军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尽管气象学者警告过希特勒要注意秋天的泥泞期,但是他没有听进去。10月2日,希特勒下令重新进攻莫斯科,德军就遭遇到泥泞了。
  当然,苏联军队也必须面对泥泞,但是苏联坦克的履带要比德军的宽,而且与地面的间隙也较大。加上他们是打防卫战,这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太过依赖部队快速调动。
  地面变成了浑身湿透的“复仇者”,报复着德军,直到11月带来了冰冻严寒,德军才得以继续朝莫斯科挺进。12月1日夜里,气温陡降至零下40℃。在这样的环境下,枪支的撞针碎裂,机关枪冻结,炮弹因雪水而受潮。穿着夏季制服的德国军队饱受冻伤之苦。一度因为泥泞而无法通行的道路,现在则被白雪封住了。
  

    【目 录】   

2008年第11期目录
 日本人的“做东西”
 摩步旅:挺进丛林练生存
 杨威:十年磨一剑的扬威世界
 1982年的校园生活
 股神巴菲特的童年
 仇人的显微镜
 见识优于聪明
 郭台铭:一个传奇企业家的特殊思
 有一种爱,只赢不输
 幸福的样子就是贱贱的
 爱的乳酸菌在作怪
 母亲的盲道
 爱了,就是如此安静等4则
 中国特色的金牌之路
 哭泣的鲨鱼
 其实我们很优雅
 人生苦难进城始
 你是大一新生吧
 谁去砍了Google
 应聘网络公司等4则
 偶像的力量
 第三种选择叫仁爱
 忘记
 斯宾诺莎的床
 用苦难书写的坚贞爱情
 忍受好事等3则
 别去碰它等4则
 国家英雄
 牛津如“牛筋”
 纽约人的长寿秘诀
 天气改变了历史
 中国碉堡
 细节取胜
 海平面上升——“生死时速”
 鸟儿为什么歌唱
 寻找亚马孙巨蟒
 有关运动技术的18个事实
 爱在最深处
 给你出一道星座题
 千鸟渊的樱花
 安静下来吧
 机关算尽
 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经典电影海报
 遥远的炊烟
 最心有灵犀的那个人是你
 一张名片
 富豪们的选择题
 真实的高贵;“破万卷”不如“点
 榜样等11则
 购物生活
 世说新语
 短信平台
 西课专版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关于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用Email:tom#tipto.cn(#换成@)联系我们,我们会在7日内删除
蜀ICP备14029477号-3 Copyright2018-2020 青少年读书网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