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做东西” |
作者:刘 迪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
|
【目 录】 下一篇 |
在日语里,“做东西”这个词与“制造”的意思有很大不同。这个词更强调动手与经验性,包含不可言传的技术秘诀的意味。日本许多小学中学,都设有“动手”教室。学生可在那里做木工、设计、绘画,甚至做陶器。日本政府以及舆论总是呼吁要重视“做东西”的传统。为了不让传统丧失,日本甚至建了一所“做东西”大学。
在日本人看来,自己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很大程度来自于“做东西”。他们认为,这种生产是建立在师徒传承、长期现场工作的基础之上的。一位在中日之间做电子元件生意的中国人曾对笔者说,日本人使用的机器国内都有,但是,我们却造不出日本那样精密的元件。日本人“做东西”的传统,本身就存在一种对创意的不懈追求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要求。
日本产业中的创意,不是凭空发明的,而是依靠组织力量、依靠代代传承与积累。20世纪90年代初,丰田公司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关闭了生产线,但没有裁员,而是把富余的人员集中起来,让他们出主意,为公司节约开支。有的建议也许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甚至有些可笑,但没有一个人会嘲笑这些意见。
在日本,不论是学生俱乐部或是产业组织,其创意活动的基础都是团体。日本的专家常常研究一个非常微小的题目,并为此竭其一生。他们个人的想法,往往最后都作为集体智慧表现出来。这种集团智慧,极大地增强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碧玉摘自2007年9月3日《新华日报》)
|
【目 录】 下一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