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飞转起来的小岛 |
作者:张怿男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2007年初,澳大利亚海洋科学代表团来华访问,一位名叫莱尔斯的科学家,向我们讲述了南太平洋海岛所独有的16腕足棘冠海星的故事。
一天,莱尔斯和助手们坐着一条渔船在海面航行。突然,他发现不远处一座微型小岛飞速旋转起来!莱尔斯和助手们惊诧不已,马上换上潜水服向旋转的小岛下面游过去。原来,在这座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岛根部,被数千只令人毛骨悚然的“刺猬”环绕着。“刺猬”们背部耸立着,尖刺戳进礁石中,用它们的无数只手作桨,飞速旋转着划水,就像飞碟那样盘旋着移动!这时,莱尔斯恍然大悟:导致1964年西太平洋珊瑚岛以及后来无数次珊瑚岛旋转消失的,原来是贪吃珊瑚的16腕足棘冠海星在作怪。
海星作为一种色彩艳丽、形状小巧可爱且性情温驯的海洋生物,又名海盘车,属棘皮动物,无头无尾。全世界的海星种类共有1600多种,而其中1400多种海星都为5只腕足。为人们所熟知的海星,一般只有人类手掌大小,而16腕足棘冠海星可谓海星之王,它的长度约40厘米,上面的尖刺竟也有10厘米!
眼前数千只海星动作整齐划一,就像有人在暗中指挥一般。但发现有人出现时,它们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游动,旋转的海岛也逐渐静止下来。在以往关于16腕足棘冠海星的报道中,都将它们视为“魔鬼海星”,它们愚蠢、粗鲁而且不近人情,但眼前的一幕却让莱尔斯对它们刮目相看。
于是,莱尔斯和助手们挑选了一只棘冠海星,在它身上安装了先进的传感装置。它是一只3岁大的雌海星,体色呈艳丽的鲜红,莱尔斯干脆给它取名叫雷格。
2005年8月的一个黄昏,莱尔斯通过先进的传感设备,在一处浅海里发现了雷格,它和另外8只棘冠海星正前往一片浅海域,通过这次观察,莱尔斯又发现了一个奥秘:棘冠海星们一旦发现一片珊瑚,常常喜欢争抢着进食,所以这常常使一些小的珊瑚岛旋转或者移动起来。
8小时后,这9只棘冠海星居然吃掉了近8平方米的珊瑚!其实,棘冠海星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其平均每天可以吃掉2平方米的珊瑚!在这次抢夺战中,雷格消灭掉的珊瑚最多,只见它的尖利毒刺分泌出毒液,将坚硬的珊瑚和珊瑚礁软化后,翻出囊状大胃将其裹住,然后直接吞到肚中。
当莱尔斯第一次去南太平洋那座“谍岛”时,其面积是近400平方米,然而在2005年他再次到达时,惊奇地发现“谍岛”附近数座小珊瑚岛不翼而飞,有的小岛还移动了几米的距离。
莱尔斯通过观察发现,珊瑚其实是棘冠海星生存和随意蹂躏的温床。未曾露出海洋表面的珊瑚岛,棘冠海星可以随意选择着陆点进行蚕食,久而久之就将它们夷为平地。而露出海平面的珊瑚岛屿,就像是根部生在海里的“大树”。棘冠海星从岛屿根部开始进攻,从最外部一层层向内部推进,直到将岛屿根咬断,“大树”会轰然倒塌,被海水冲走,或者被挪移到浅滩上,形成另一座“飞来岛”。
一天,莱尔斯故意将一根塑料棒放在雷格的口边。它慢慢地从礁石上翻身过来,将它那囊袋一样的胃从嘴里吐出来,然后慢慢撑开咬住塑料棒。大概发现胃中之物不是柔软的贝类,它突然将胃口袋慢慢地缩了回去。随后,雷格游动着16只腕足,飞碟一样旋转着爬上一块礁石,伸出4只腕足捉住一只肥硕的海蛎,毒液很快渗入海蛎体内,它的贝壳终于不能关闭。雷格麻利地用尖刺剥掉贝壳,然后将包裹着海蛎肉的胃缓缓缩回去。显然,雷格具有判断能力,正因为如此它才有选择性地攻击海蛎。
别以为棘冠海星是比鲨鱼还要凶猛的海洋生物,其实它们一身毒刺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消灭珊瑚和珊瑚礁,面对天敌海底大法螺它们往往会留下败绩。
海底大法螺是甲壳类软体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族,最长达到60厘米。一天,一只约50厘米长的大法螺慢慢地游到雷格身后,准备钻到它的腹部后将它制服。然而,有了警觉的雷格突然像飞碟一样旋转游动起来,它旋转的速度很快,但大法螺还是咬住了它的两只腕足。雷格加快了旋转的速度,同时用身体上的毒刺去刺激被咬住的腕足。由于它们对自己分泌的毒液没有免疫力,这也使得它在选择斩断腕足逃生时,可以用毒液加速腕足的断裂脱落。雷格很快就挣脱了大法螺,然而挣脱的代价是它失去了两只腕足。一个星期后,两只细小柔软的新腕足从雷格身上冒出来,它们是可爱的粉红色,毒刺还只是一些细软的绒毛。
每年4月份是南太平洋棘冠海星交配的季节,也许是身体笨重且不易四处游弋,棘冠海星选择伴侣都按就近原则,离自己最近的成熟异性就是交配对象。
棘冠海星看似凶残无比的海中魔鬼,但对自己的后代却温柔之至。交配一个星期后,雷格开始产卵了,它缓缓地游离珊瑚礁浮在海水中,然后慢慢弓起身子,将16只腕足立起来形成一个巨大而紧凑的伞状“产房”。数万只受精卵缓缓地从它的口中吐出来。接下来的几天里,雷格保持同样的姿势浮在海面上一动不动。一个星期后,受精卵孵化成一个个小海星。孵化成形的小海星随海水自由飘荡,以各种浮游生物为食,在近3年的时间里长成能在一夜之间吞掉1平方米珊瑚的庞然大物。
为了保护南太平洋的珊瑚岛,澳大利亚海洋保护协会几年前曾主张对棘冠海星进行捕杀,然而,让人们无比惊愕的是:棘冠海星具有超强的再生能力,即使把它们切成数块,只要保留了部分体盘,被分割的每一部分都能迅速长成一个完整的海星。
经过3年的研究和调查,莱尔斯发现,因为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正以惊人速度增长,而珊瑚礁的面积也逐渐扩大,并不是减少,必须要有它的天敌—棘冠海星来控制珊瑚礁的数量,这样才能使海洋的生物链正常发展和维系。
2007年4月,莱尔斯在自己的研究论文中写道:人们只要停止将污水排入大海中,促进珊瑚生态系统的平衡,海洋仍然是生物们美丽的家园,而棘冠海星是这个家园里真诚而神奇的主人之一。因此,作为南太平洋特有的物种,人类不应将16腕足棘冠海星斩尽杀绝,最好让它们自生自灭,让残酷却科学的生物链法则控制其命运。
(苏小刚摘自《知音》2007年8月上半月刊,高兴奇图)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